寶寶初生 1-2 週
寶寶終於出世了!剛出生的寶寶可能看起來不太精靈,皮膚皺皺的,臉部和眼睛有些腫,緊緊握著小拳頭,像個小老頭。隨著時間推移,寶寶會變得越來越可愛。剛來到這個世界,寶寶就具備了天生的本能,出生後半小時內就開始無師自通地吮吸乳頭,吞咽媽媽的乳汁,出生當天就開始排泄大小便。此時,對於寶寶來說,最好的營養就是媽媽的初乳,媽媽們要盡早開奶,讓寶寶多吸吮。
剛脫離媽媽肚子的寶寶,身體各方面還在適應中,肝臟還未發育成熟,無法正常代謝血液中多餘的膽紅素,於是就產生了「新生兒黃疸」。雖然一般來說,7-10 天會自然消退,但如果嚴重,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回復「黃疸」,小伊教你讓寶寶退黃的妙招。
4 招擊退新生兒黃疸
根據黃疸程度判斷是否需要看醫生
爸媽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一般來說,如果僅僅是面部發黃,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發黃,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很黃,為重度黃疸。根據寶寶的黃疸程度來判斷是否需要見醫生,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
撫觸按摩幫助寶寶盡早排出胎便
由於胎便中含有大量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乾淨,會使黃疸加重。爸媽們可以學習簡單的嬰兒撫觸動作,促進寶寶胃腸蠕動,從而促進排便。
給寶寶餵足奶量,促進排便排尿
媽媽們要盡早開奶,多讓寶寶吸吮乳汁,以增加寶寶的排便排尿次數,幫助寶寶通過大小便來退黃。
多活動並適當補充益生菌
新生兒沐浴、撫觸、游泳等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生兒食慾,有利於膽紅素排出。此外,可以根據醫生建議適當補充益生菌,促進膽紅素排泄。
寶寶第 3-4 週
寶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十多天了,他們很努力地成長,大概每星期增加 125-210 克。這個階段的新生兒可能會出現脫皮現象,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不用擔心。此時,寶寶會有意識地盯著東西看,而且最愛橙色。媽媽可以通過懸掛床鈴並緩慢旋轉,吸引寶寶注意。而且,這個時期的寶寶還喜歡上了踢腿,那是因為他的腿部力量增強了。
除此之外,寶媽們還應該注意,吃奶後應及時拍嗝,不要立即讓寶寶躺下運動,以免吐奶。如果您在育兒方面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聯絡伊利愛兒俱樂部 Facebook 或 Whatsapp 在線客戶服務員請求幫助哦!
如何預防及處理寶寶吐奶?
注意餵奶次數和餵奶姿勢
不要等寶寶餓急了才餵奶,更不要在寶寶哭鬧時餵奶,而是要少量、多次地餵奶。在給寶寶餵奶時,不要讓寶寶平躺,餵奶後不能立即劇烈活動或玩耍。如果給寶寶換紙尿褲,腳不能抬得太高,以免增加胃內壓力而吐奶。
確保寶寶真正吸吮到乳汁
母乳餵養時,應該讓寶寶含住媽媽的乳暈,避免只含住乳頭吸入空氣。奶瓶餵養時,要選擇合適的奶嘴孔:翻轉奶瓶後,滴出幾滴奶,然後停止,說明奶嘴孔大小合適。
正確拍嗝
寶寶吃完奶後要立即幫寶寶拍嗝,拍完嗝後,不要馬上讓寶寶平躺,可以在寶寶背部墊一個枕頭或一塊毛巾,讓他右側躺一會兒,這樣可以預防吐奶和誤吸。但注意,這個過程一定要有成人看護,避免寶寶轉成趴睡堵住鼻孔。
寶寶第 5-6 週
寶寶現在已經會對您笑,也能夠轉頭看周圍的東西了。醒著的時候更加活潑靈敏,喜歡帶圖案、帶顏色和形狀更複雜的東西。如果寶寶頭頸可以豎起,有的甚至能短暫抬頭,可嘗試豎抱,讓寶寶換個姿勢看世界,他會很開心。
溫馨提醒:這個階段,媽媽和寶寶要去醫院做 42 天體檢,檢查寶寶的發育情況及媽媽產後身體情況。此外,還要帶寶寶接種第二次乙肝疫苗。如果您對接種疫苗有疑問,可以隨時使用伊利愛兒俱樂部 Facebook 或 Whatsapp 提供的「愛兒疫苗」查看詳細解讀,或直接聯絡在線客戶服務員請求幫助哦!
42 天體檢重點
體重:判定寶寶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
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大約 6 斤左右,前三個月寶寶每週體重會增加 0.18-0.2kg。爸媽如果感覺寶寶餵養不順利,可以監測體重增長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調整餵養方法。
身高:寶寶骨骼發育的一個主要指標
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疾病及活動鍛煉等。所以,一定要保證寶寶營養全面、均衡,睡眠充足,並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頭圍:反映寶寶的腦發育情況
頭圍指頭的最大圍徑,剛出生的寶寶頭圍大約 34 厘米。如果寶寶出生時頭圍就比較小,而後頭圍增長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長,就要讓醫生排查是否有腦發育不良或頭部畸形的可能。
胸圍:評價寶寶胸部的發育狀況
寶寶胸圍的大小與體格鍛煉及營養有關。媽媽們可以拉著寶寶的小手輔助做擴胸運動,帶動寶寶胸廓和肺的發育。也要盡可能堅持母乳餵養,保證寶寶攝入全面均衡的營養。
此外,寶寶檢查項目還包括皮膚、心肺、臍部、外陰和生殖器、髖關節發育、神經系統等方面;而媽媽則先做白帶、抽血、驗尿,然後是產後 B 超等。
寶寶第 7-8 週
近兩個月的寶寶生長速度很快,平均體重將增加 1-2 斤,身高大概增加 2.5-4 厘米左右。眼神變得更加清晰,會盯著移動的東西看,對聲音也漸漸敏感,能分辨出爸媽和陌生人的聲音,會發出「a、o、e」的模糊音,還很喜歡把小手放進自己嘴裡吸吮。
看上去寶寶已經很厲害了,可是你要知道,此時他的腸胃仍非常脆弱,如果餵養不當,就可能排出各種怪便便,如蛋花便、泡沫便等,所以爸媽們要特別小心。如果您在育兒方面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聯絡伊利愛兒俱樂部 Facebook 或 Whatsapp 在線客戶服務員請求幫助哦!
4 招護理寶寶腸道
母乳餵養的寶媽要注意飲食
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飲食方面除了要忌辛辣生冷食物,還要注意維生素的攝入,這是因為維生素可以促進鐵吸收。建議多吃些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菜花等,適量吃點水果。別吃澱粉和糖分過高的食物,不要過於油膩,飲食要均衡。
培養良好便便習慣
媽媽在餵完奶後要適當給寶寶腹部做按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按醫生建議指導下給寶寶吃點益生菌。
沖調奶粉比例要合適
如果是奶粉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沖調奶粉時一定要根據寶寶月齡需要、體重以及消化情況,按照比例沖調,濃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兌太多水。
注意保暖,不亂吃藥
保證寶寶肚子的溫度,比如寶寶躺著時要蓋好肚子,別著涼以防腹瀉。當寶寶便便異常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不要隨意給寶寶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