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成长陪伴期
17-18 個月寶寶教養指南:挑食改善、語言啟蒙與獨立培養

寶寶挑食調整、語言訓練及擺脫粘人技巧

寶寶1歲第17-18周:

寶寶1歲4個多月的時候,對於白天的大小便已經有自控能力了,如果因為來不及而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表達。他的反應能力越來越快,能夠快速搶奪你手中的玩具。此時的寶寶最喜歡說的字就是“不”,自我意識在他的小腦瓜中進一步增強,自己做決定的欲望也非常強烈,對食物也有明顯喜好,比如:今天我只想吃這個,不想吃那個,今天想多吃點,明天想少吃點。這都是寶寶心理行為發展的必然規律,爸媽一定要理解和包容他們,引導他們嘗試更多食物,逐漸遠離挑食偏食。


改善寶寶挑食偏食的小秘訣

1)營造進餐環境

讓寶寶與全家人一起吃飯,或是和不太挑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飯,創造一個愉快的進餐環境,並鼓勵寶寶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學習。

2)家長做好表率

家人不要在寶寶面前談論某種食物不好吃,或有什麼特殊味道之類的話。對寶寶不太喜歡吃的食物,爸媽應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大口地邊吃邊稱讚那些食物味道有多好。

3)讓食物變得“有滋有味”

嘗試在烹飪上下功夫,避免寶寶把不太喜歡吃的食物挑揀出來。比如寶寶不愛吃雞蛋黃,就把生雞蛋與麵粉調和,烹製雞蛋軟餅或雞蛋麵條;不愛吃胡蘿蔔或其他蔬菜,可以搭配肉包成餃子、包子,或適當添加些番茄醬,做成涼拌菜,通過調配食物滋味促進寶寶進食,補充寶寶所需營養。

4)嚴格控制吃零食

嚴格控制寶寶吃零食的量,使寶寶在兩餐之間有3.5-4小時的空腹狀態,胃腸道有一定的排空時間,這樣就容易產生饑餓感。饑餓時,寶寶對過去不太喜歡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味道不錯,時間長了,便會慢慢適應。

5)營養空缺“巧”補充

為了避免寶寶挑食導致的營養缺失,可以選擇搭配含有OPO結構脂和益生菌的配方奶粉,既能保證寶寶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還能促進腸胃消化及鈣的吸收,增加寶寶食欲,幫促改善挑食情況和保障營養均衡。


寶寶1歲第19-20周: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一歲零四個月的他,不僅能聽懂簡單詞句的意思,還能夠對大人說的話做出反應。比如:當他聽到“把香蕉給爸爸吃”時,他就會拿著香蕉往爸爸嘴裏送。不過,這時的寶寶還只能用一個簡單的詞來表達意思,如果寶寶說:“飯”,可能就是指“我要吃飯”,雖然寶寶能聽懂並使用的詞很少,但這時的寶寶卻正處於語言發育的躍升期,爸媽們一定不要放過這個學習說話的大好機會,多和寶寶說話,使用流暢的語言,加上誇張的表情,引導他說出“媽媽、爸爸吃、抱抱”等簡單但是意思連貫的詞。

如何教1歲多寶寶學會說話?

1)重視日常交流

媽媽給寶寶換尿布時,可以說:寶寶屁股髒了,媽媽幫你換尿布,貼上小粘條,尿布換好了,寶寶真高興!”在喂寶寶喝水時,可以說:“喝水了。”照鏡子時,指著鏡子對寶寶說“這是寶寶”,“這是媽媽另外,帶寶寶外出時,沿途所見所聞,均可作為與寶寶談話的內容。

2)適當語言刺激

在跟寶寶說話時,語音要輕柔,語速要放慢,還可以伴著優美的旋律。比如:媽媽可以給寶寶輕輕地唱兒歌;給孩子讀詩歌《三字經》等等。但是,媽媽一定要把握度,語言刺激不能過於頻繁,時間不宣過長,以免寶寶大腦神經疲憊,適得其反。

 

寶寶1歲第21-22周:

寶寶快1歲半了,此時的寶寶似乎無時無刻不粘著媽媽,晚上甚至也要媽媽陪著才能睡著。寶寶這種看似粘人的表現,其實是對身邊最親密的人所產生的最初的依戀,是寶寶心理發展和關係認知的重要里程碑與依戀並存的是分離焦慮,這是一個事情的正反兩面。媽媽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包容、耐心和愛的表達,幫助寶寶不斷確認“媽媽在身邊”,由此建立影響他一生的安全感,最終走向真正的獨立。由此可見,獨立、安全感、親密關係,都是伴隨著最初的依戀關係而循序漸進發展起來的。

如何幫助寶寶告別“粘人精”

1)給孩子營造安全感

當寶寶看不見媽媽,是真的以為“媽媽不見了”。寶寶面對陌生的環境,情緒上比較抵觸,或者不敢接觸陌生人,都是認知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標誌。媽媽一定要對寶寶的表現充分的認同,並給予安慰,讓寶寶不斷確認“媽媽在”“媽媽沒有消失”,逐漸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以後都會慢慢有所改善

2)培養寶寶獨立能力

當然,如果寶寶太過依戀媽媽,也會反過來抑制獨立性的正常發展。爸媽可以在安全熟悉的環境裏,逐漸讓寶寶適應短暫的獨處,比如讓寶寶玩耍時自己完成遊戲、自己看書,或者媽媽適當地指派寶寶單獨完成“尋找丟失的小熊”“把玩具放進小筐”小任一些如務等等,這些都可以提高寶寶的獨立性。

3)多帶孩子去外部環境

和外界接觸機會太少,也是影響寶寶,讓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情緒過於強烈的因素之一。經常帶寶寶到戶外走動或外出旅行,多讓他們和同齡夥伴玩耍,都可以擴展寶寶的眼界,轉移興趣點;從而減少對母親的依戀,發現另外一個新的世界。

 

寶寶1歲第23-24周:

寶寶馬上1歲6個月了,他們開始借助工具解決困難比如搬來凳子蹬在上面,夠桌上的東西。這說明寶寶除了運動能力、協調能力的進步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巨大的提高。同時,寶寶的語言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可以掌握50-100個詞,而且從這個月開始,他們的辭彙量還會繼續並噴式發展,在以後的半年時間裏,達到“語言大爆發”狀態。此時,父母也不能忘記寶寶的口腔和牙齒,這個階段寶寶大約萌出了10顆牙,需要做好牙齒清潔與口腔護理,選擇不添加蔗糖的奶粉,預防齲齒的發生。


如何幫助寶寶告別“粘人精”

1)樹立正確的刷牙觀念

有些爸媽對寶寶的乳牙並不在意,認為以後長出恒牙再刷牙也不遲,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從寶寶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就應給寶寶刷牙並清潔口腔了。否則口腔中的各種微生物容易超標,容易導致牙痛,或引起蛀牙等口腔不良症狀。

2)通過牙具吸引寶寶注意

1歲半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喜好了,所以爸媽可以讓他們挑選喜歡的牙刷、漱口杯、牙膏口味,從刷牙用具開始吸引他們的注意,從而接受刷牙。

3)培養寶寶刷牙興趣

·通過遊戲

這個階段寶寶的大動作能力和精細動作都快速發展,什麼都想拿來摸一摸、玩一玩,這時牙刷就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遊戲道具,通過遊戲讓寶寶自然又愉快地接受刷牙。

·通過故事歌謠

爸媽還可以編一些小動物刷牙的故事,或找一些關於刷牙的歌謠給寶寶聽,使寶寶明白刷牙的好處及不刷牙的危害,寶寶耳濡目染,自然會接受刷牙,

4)家人正確示範刷牙

家人的引導示範,會引發寶寶模仿。尤其是家有二孩的時候,大寶每天刷牙,會直接影響二寶。寶寶開始刷牙時,爸媽的積極鼓勵是最重要的,如果寶寶刷不乾淨也沒關係,爸媽可以為寶寶補刷。

5)建立刷牙的“儀式感

一旦開始刷牙,就要堅持下去。每天選擇固定的時間,早晚各一次,比如說晚上可以選擇在睡前刷牙,刷完牙後就上床睡覺,建立刷牙的儀式感,逐漸形成內化的好習慣。

6)選擇無糖配方奶粉

此時的寶寶還需要喝奶,尤其是睡前奶,幾乎成為寶寶們雷打不動的儀式。如果喝的配方奶裏面含有蔗糖,很容易發生齲齒,所以一定選擇不含蔗糖的配方奶粉,保護寶寶牙齒健康。

 

相關文章

3-4周
images

孕 3-4 周妊娠初期指南:著床期營養與注意事項解析

孕 3-4 周胚胎著床特點,強調營養均衡與孕期禁忌事項

了解更多
1-2周
images

孕 1-2 周備孕攻略:營養補充與胚胎早期發育準備

孕 1-2 周備孕要點,強調葉酸、鐵質等營養補充及生活調整

了解更多
3-4月
images

寶寶出生3-4月

寶寶 9-16 週成長特點與哭鬧、厭奶等護理要點...

了解更多
19-20月
images

19-20 個月寶寶教養全攻略:如廁訓練、腦部營養與免疫力提升

寶寶如廁訓練方法、益智飲食及增強免疫力要點

了解更多
images images images images images
gift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