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寶寶 1 歲第 25-26 周:
一般來說,寶寶一歲半時已能耐心觀看圖畫書,隨著智力增長及好奇心提升,一本圖畫書即可吸引其注意力。語言發展方面,寶寶已能靈活運用雙字句表達需求,例如說「媽媽,尿尿」或指向下半身示意如廁,部分寶寶更會在固定時段大便。上述信號提示家長需及時開展如廁訓練。
如何輕鬆進行如廁訓練?
1)如廁訓練 男女有別
家長需透過教導男女寶寶小便方式的差異,傳達性別意識。男寶寶的訓練宜由爸爸親自指導,先學習坐姿排便,再逐步練習站姿,可於便盆中放置有顏色的紙片,幫助寶寶學習「瞄準」排尿;女寶寶的訓練則由媽媽主導,選擇具可愛動物造型的便盆,並強調大便後需從前往後擦拭,以防尿路感染。
【14】寶寶 1 歲第 27-28 周:
寶寶 1 歲零 7 個月時,身體與大腦發育均進入快速期,充足營養是腦細胞發育的關鍵。蛋白質、DHA 及卵磷脂尤為重要:蛋白質可從精肉、乳類、魚、蛋及豆製品中攝取;DHA 可通過鰻魚、帶魚、金槍魚等深海魚補充;卵磷脂則存在於核桃、芝麻、山藥及蛋類中。選購配方奶粉時,建議挑選含 DHA、ARA、牛磺酸及核苷酸的產品,以促進寶寶智力發展。
如何餵養,寶寶才能更聰明?
以下推薦兩款益智食譜,透過科學營養搭配助力大腦發育:
1)菠菜牛肉粥
- · 食材:牛肉里脊、菠菜、粥半碗
- · 做法:
① 將牛肉切成小塊,用攪拌機打成牛肉泥;
② 菠菜洗淨後焯水煮熟,瀝幹切段後攪拌成蔬菜泥;
③ 粥煮開後倒入牛肉泥,攪拌均勻煮熟,再加入蔬菜泥即可。
2)黑木耳炒黃花菜 - · 食材:幹黃花菜、幹黑木耳
- · 做法:
① 黑木耳用清水泡發(不超過 30 分鐘),去雜洗淨撕成片;
② 黃花菜用冷水泡發,洗淨切碎後擠幹水分;
③ 鍋中加油爆香蒜茸,放入黃花菜煸炒,加高湯悶煮 2 分鐘,調入鮮醬油、鹽,撒蔥末即可。 - · 溫馨提示:新鮮黃花菜含秋水仙鹼,需使用幹黃花菜,且食材需切碎以便寶寶食用。
【15】寶寶 1 歲第 29-30 周:
寶寶 1 歲零 7 個月時,大動作能力顯著提升,若已能穩定行走,可引導其嘗試跑步、單腿站立及踢球等活動,促進動作協調性。寶寶開始分辨形狀、搭建簡單積木,並通過搬動物品鍛煉空間平衡感,家長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探索,避免過度干預。
如何增強寶寶免疫力?
1)堅持母乳餵養:母乳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及益生菌,可增強抵抗力、調節腸道微生態。
2)科學選擇配方奶粉:優選含 α- 乳清蛋白、β- 酪蛋白、BID 益生菌及乳铁蛋白的奶粉,幫助消化吸收並提升免疫力。
3)保證充足睡眠:每日確保 8-10 小時睡眠,促進體內 T 細胞生成,降低感染風險。
4)均衡飲食:攝入優質蛋白(乳、蛋、魚、豆)、鐵(肝臟、紅肉、黑木耳)、鋅(蝦、堅果、香菇)及維生素 A/C(深綠色蔬菜、柑橘類水果),避免高脂高糖加工食品。
【16】寶寶 1 歲第 31-32 周:
寶寶 1 歲 8 個月時,動作更為靈活(如平穩跑步、攀爬樓梯、全蹲彎腰),語言能力爆發,每日可學會 1 個新詞,並能背誦兒歌、模仿成人語調。由於免疫力較弱,需提前備妥家庭常用藥物應對常見疾病:
1-2 歲寶寶家庭護理與用藥指南
1)日常護理要點:
- · 多補充水分,保持室內濕度(每日清洗加濕器);
- · 飲食清淡、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少攝入肉類;
- · 避免去人群密集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2)必備常用藥物: - · 感冒:小快克(草莓味,半袋分隔包裝,1-3 歲每次半袋至 1 袋,每日 3 次);
- · 發燒:美林布洛芬混懸液(腋溫>38.5℃使用,24 小時不超過 4 次,橘子味易接受);
- · 腹瀉:思密达蒙脫石散(水果味,1-2 歲每日 1-2 袋,溶於 50 毫升溫水服用);
- · 咳嗽:沐舒坦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前 2-3 天每日 3 次,每次 5 毫升,其後每日 2 次,飯後服用)。
3)用藥禁忌: - · 避免成分複雜的複方藥、偏方及成人藥物;
- · 抗生素及抗病毒藥需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