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第9-10周:
現在寶寶已經1歲兩個多月了,媽媽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寶寶怎麼沒有以前長得快了呢?是不是營養不足、吸收不好了?”其實,從1歲以後,寶寶身高和體重就不再噌噌地增長了,而是一點點慢慢增長。這時候,你可以關注寶寶一些成長的細節比如:通過拇指和食指、中指地配合,已經能夠用手指捏起物品了,或是翻動稍厚點的小人書,甚至還會握著筆到處塗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其實都是寶寶精細動作方面里程碑式的發展成就揭示寶寶大腦和手眼協調能力的躍升發展,
促進寶寶腦部發育吃什麼好?
1)給寶寶多補充DHA
母乳中含有DHA,但是母乳中的DHA含量是跟媽媽的飲食結構息息相關的,建議多吃些魚類、乾果類等食物。除此以外,媽媽們也可以為寶寶選擇DHA補充劑或者含有DHA、ARA的配方奶粉,或者含有亞油酸、亞麻酸的奶粉,這些都是促進腦部發育的重要元素
2)多吃黃豆類食物
黃豆類食物包括豆腐、豆漿等黃豆類食物富含植物蛋白其中所含賴氨酸是幼兒大腦發育必須元素,它們所含卵磷脂可以參與腦細胞運轉,有助提高智力水準
3)吃雞蛋
雞蛋是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並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可使腦中增加乙醯膽鹼的釋放,有助促進中樞神經和腦膠質細胞的發育形成。
4)多吃魚類
魚肉中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飽和脂肪酸,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及維生素等,適當攝取可增強和改善兒童的記憶力。
5)堅果類首選核桃
因為核桃的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少量的蛋白質、維生素B族、磷脂、硒元素、膽鹼、賴氨酸等等,它們都是大腦發育的必需元素
寶寶1歲第11-12周:
寶寶1歲3個月了,有件重要的事情爸媽們也要提上日程了,那就是寶寶的社交。說到社交,大家總認為只有大人才會需要,與寶寶無關,其實並不是這樣哦!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與人打交道,如果在這之中遇到問題,會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其實,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通過和父母互動,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的基本技巧,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他開始從父母之間、父母與家人或外人的溝通中,獲得更多社交技巧,也會把這些技巧運用到同齡小朋友之間,逐漸形成自己的社交特質。
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1)回應寶寶的所有反應
當寶寶咿咿呀呀自言自語,尤其是當發出類似“ba“ma”的聲音時,爸媽就應該主動與寶寶交流,即使你手頭正有事情忙著,也要及時用聲音回應、模仿,使他瞭解聲音在與人溝通中的作用,從而學會用聲音與人互動交往。
2)關注寶寶的情緒變化
當寶寶的情緒變化時,爸媽們要有相應的反應,比如注意觀察孩子不同的哭聲,儘量及時滿足他的要求,以培養母子感情,促進寶寶對人的友善和信任,
3)教會寶寶應有的社交禮儀
爸媽們平時應該教給寶寶一些簡單的社交動作,如揮手表示“再見”,搖頭表示“拒絕”,拍手表示“歡迎”等;家人要離開時可以親親寶寶,回來時跟他問好;這些基本的社交禮儀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寶寶,逐漸成為一生的社交習慣。
4)帶寶寶參加社交活動
當寶寶大一些了,可以經常帶他出去玩耍,認識更多的小朋友。趁著這個機會可以教寶寶學習幫助別人,學習分享,幫助寶寶逐步擺脫自我中心,融入到群體之中。當寶寶將好吃的食物或好玩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時爸媽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但如果寶寶與他們發生摩擦、發脾氣開始吵鬧時,父母要給予制止和正確的引導,要從表情和言語上表示出不滿,並告訴寶寶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
寶寶1歲第13-14周:
本周寶寶又有新的進步啦!他們大多數已經學會了走路,喜歡爬臺階,或爬上沙發、椅子,還能按照指令做一些簡單的動作,運動量明顯增加。到了晚上,大多數寶寶都能一覺睡到天亮了,但也有的寶寶還睡不了一整晚,甚至半夜還需要餵奶,這會讓媽媽疲勞不堪。其實寶寶的睡眠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如果一直存在喂夜奶導致媽媽精力不濟的況,可以考慮為寶寶選擇配方奶粉,在晚上讓其他家人進行餵養,這樣既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也能保證媽媽的充足睡眠巧運用到同齡小朋友之間,逐漸形成自己的社交特質。
教你幾招,輕鬆搞定夜奶難題
1)給寶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給寶寶提供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非常重要,首先爸媽們應該把寶寶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哄他慢慢入睡;其次,專家建議寶寶睡覺時,屋裏的溫度在20℃~22℃這個範圍內最好;若寶寶喜歡動手動腳、愛踢被子,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睡袋,寶寶穿上睡袋後,寶媽們就由著寶寶在床上翻滾吧,再也不擔心他著涼了。
2)讓寶寶睡前喝一頓奶
爸媽們可以讓寶寶在睡前喝一頓奶,以防寶寶因為身體感到饑餓而睡不著哭鬧,然後把他抱在懷裏,輕輕的搖晃,這個抱很重要,要讓他感到來自你的愛,獲得充足的安全感,進而可以放心去睡。等寶寶有微微睡意後放進小床,然後輕輕拍拍他,讓他適應入睡
3)循序漸進讓寶寶戒掉夜奶
如果寶寶夜奶頻繁,媽媽疲勞不堪,可以考慮慢慢拉長每次夜奶的間隔,給寶寶一個適應的過程,逐漸斷掉夜奶。如果你白天需要上班,可以考慮為寶寶選擇一款含有OPO、益生菌的配方奶粉,並讓家人在夜間幫忙餵奶,既可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也可以保證自己的睡眠。
4)寶寶半夜醒來這樣安撫
如果寶寶半夜醒來後不哭不鬧,媽媽可以靜靜的陪伴、輕輕的安撫,讓寶寶安心再次入睡;如果醒來後哭鬧,就要拍拍寶寶,哄一哄,但不要立即抱起來;如果寶寶還是哭鬧不止,先嘗試抱起來哄,若依然沒有效果,可以嘗試著給寶寶喂水或餵奶。
5)家長應保持心態平和
不要因為寶寶不好好睡覺就抱怨、生氣,要以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去面對,以免不良的情緒對寶寶造成不利影響。
寶寶1歲第15-16周:
寶寶快1歲4個月啦!他們不僅比之前走路更穩了,還能夠做出很好的蹲姿,有些學走比較早的寶寶,甚至已經不滿足於走路了,可能會試圖跑起來,是不是非常厲害呢!這個時候的寶寶精細動作也有所發展,他們很喜歡拉拉鏈、扣扣子,或嘗試自己洗手、洗臉。這個階段的寶寶容易發生感冒咳嗽流鼻涕,有時候也會發生濕疹。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一般出現在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後就逐漸減輕,而1歲後則較為少見,如果1歲後仍有發生,媽媽們要警惕,很可能與食物過敏或過敏體質有關。
1歲多的寶寶濕疹該如何應對
1)飲食因素導致的濕疹
1歲多的寶寶發生濕疹,可能是食物過敏,所以給寶寶準備食材時,注意鱈魚、動物肝粉、木瓜、芒果、鳳梨、彌猴桃等易過敏的食物,應推遲添加,待濕疹症狀減輕後再試著逐漸添加。
如果單純是皮膚乾燥而不是食物過敏導致的濕疹,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進行維生素A、B的補充,改善皮膚乾燥情況。
2)環境因素導致的濕疹
1歲多寶寶的濕疹也有很能是環境因素引起的,如皮毛、花粉、粉塵、肥皂、化妝品刺激,發生這種情況應給讓寶寶遠離環境中的致敏原,如果是強光照射或氣候的變化引起的,避開這種環境就會有所減輕。
3)過敏體質導致的濕疹
如果環境和進食食物都沒有明顯改變,但寶寶還是反復出現濕疹,這種情況可以去醫院諮詢,確定寶寶是否過敏體質及過敏原,從而在今後的生活中注意避開
4)關於濕疹的用藥
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濕疹,除了上述對症治療之外,保濕都是重要的對症護理手段,平時可以塗抹護膚霜/乳液進行保濕護理,勤洗澡,以便減輕症狀。最好挑選低過敏性、有機或天然的用於乾燥皮膚或濕疹的乳液。對於某些孩子來說,潤膚油的效果比乳液好,寶媽們可以多嘗試。濕疹嚴重時可遵醫囑採用激素治療,別擔心,因為醫生開的激素藥物往往都會低於耐受標準。